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道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6月5日刊登題為《大學仍是躋身中產階級的門票》的文章稱,一些剛走出校門的美國大學畢業生很難找到工作,其他人則接受了他們覺得大材小用的工作。與此同時,學生債務已經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這足以引發一波關於大學教育是否仍然值得的問題。
  一組新的收入統計數據非常清楚地回答了這些問題:是的,大學值得上,而且差別還不是一丁點。儘管許多年輕的大學畢業生面臨種種困境,但一個四年制學位或許從來沒有比現在更有價值。
  華盛頓經濟政策研究所根據勞工部統計數據所做的最新分析顯示,大學畢業生和其他人的薪酬差距在去年達到歷史最高。2013年,有四年制大學學位的美國人的平均時薪比沒有學位的美國人足足高了98%。而在5年前、10年前和上世紀80年代初的薪酬差距分別是89%、85%和64%。
  這種趨勢並沒有任何必然性。如果大學畢業生的人數超過經濟需要,薪酬差距就會縮小。這種差距的最近一次增長尤為顯著,因為它是在大學畢業生數量增長(其部分原因是,許多人在“大衰退”期間重返學校深造)後出現的。薪酬差距仍然繼續增長這一事實意味著,美國培養的大學生依然不夠用。
  “目前的大學畢業生太少了,”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大衛·奧特爾說,“準備上大學的人也太少了。”
  強調這些不足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今的公開討論通常聚焦於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一個學士學位並不能確保成功。當然不能。沒有什麼東西能確保成功,特別是經過15年令人失望的經濟增長和日益嚴重的不平等之後。
  幾乎可以肯定是,當專家和記者花費這麼多時間談論教育的局限性時,他們其實是在勸阻一些青少年不要上大學,成年人不要重返學校攻讀學位。與此同時,這些專家和記者正在送自己的子女上大學,而且經常為應該上哪所大學而困擾。
  由於擔心不划算而決定不上大學,是一個人在2014年有可能做出的最缺乏經濟理性的決策之一。
  受到熱烈討論的上大學成本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根據奧特爾上周四發表於《科學》雜誌的一篇論文,大學學位的真實成本大約是負50萬美元。這是正確的:從長遠來看,大學教育比免費還便宜。不上大學將使你損失大約50萬美元。
  奧特爾這篇論文以經濟學家克裡斯托弗·艾利和莎拉·特納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它首先通過計算大學學雜費的真實成本得出一個數字,隨後用大學畢業生和高中畢業生的終生收入差距減去這個金額。剔除通貨膨脹和貨幣時間價值因素後,上大學的凈成本為負50萬美元,幾乎是30年前的兩倍。
  這樣計算肯定是不夠精確的,因為它沒有控制大學畢業生和非大學畢業生預先存在的差異,即無論上不上大學都會存在的差異。然而,還有一些研究在比較了其他方面類似的大學畢業生和非大學畢業生之後,也發現大學教育能夠帶來豐厚回報。
  與此類似,經濟政策研究所的新數據還顯示,上大學的好處不僅屬於通常會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的名牌大學畢業生。只擁有學士學位的人和無學位人群的工資差距也在不斷上升。
  但你肯定聽說過有不少大學生負債纍纍,而且還找不到工作,這些令人震驚的故事又該如何解釋呢?
  這些軼事可能是真的,但傳統思維往往誇大了這個問題。辦理貸款的四年制大學畢業生人均負債約2.5萬美元,與上大學的經濟收益相比,這筆錢顯得微乎其微。擁有學士學位的25至34歲年輕人在4月的失業率僅3%而已。
  從幾乎任何個體的角度來看,上大學是一個無需動腦就可以做出的決定。這是邁入中產階級乃至更富裕階層的最可靠的入場券。而質疑大學教育價值的人往往是那些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將來會上大學的人。
  更多境外媒體報道,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  (原標題:紐約時報:大學學位仍是美國人躋身中產門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v78tvvjq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